找到相关内容703篇,用时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现观庄严论》之名义

    不能证得三摩地故,色、无色界亦无现观,唯一欲界、人天二趣,有佛出世能起现观。”因此随顺三乘人闻思修在各个阶段由修行断证的智慧不同,其所立现观之名各异。  总的来说,现观皆由十地所摄,如资粮道,又名...如来圣教,欲求亲见圣慈氏菩萨听闻教法,以期通达般若,住持正法。於是入山经十二年勤修慈氏观行,乃亲见圣慈氏菩萨,听受《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观庄严论》等圣慈氏部论著。由於《般若经》甚深广大,微妙难测,即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4359427.html
  • 中观口诀

    由是悟入能取识亦不可得,是即“唯识”(vijnaptimatrata)亦不可得;四,行者迷离能所二执、离诸分别(vikalpa),证入真如。上来所说,即“”中加行道之修习,亦即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四...者,即如上来所言之加行道四次第修习;“广义”者,则摄加行道、见道、修道、最後无间四位,此亦即所谓“究竟转依”(可参阅安慧论师(Sthiramati)《大乘庄严经论释》(Mahayana-...

    阿底峡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5367594.html
  • 业报轮回与三世二重因果

    报,这是铁的法则。所谓善有福报,恶有罪报,是其主要内容。报有迟早,有“此世报”,也有“它世报”。报是必然的,不可逆转。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,有情流转在“三界五”中。“三界”是佛教根据禅修的程度和想象,对世俗世界的划分,所谓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,“”则是按照经验和宗教传说对世间“有情”类的划分,所谓天(神)、人、畜牲、地狱、饿鬼。也有讲六的,即另增“阿修罗”一道。“阿修罗”是一类专与天神战斗...

    李义天 袁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5068611.html
  • 在家居士应交往的三种人

    他们靠拢,逐渐也能完善自己的人格,增上修行功德。自佛陀出世以来,从未有过修行人不依止高尚的善知识而自我造就、以己之魄力智慧生起十地功德的。经云:“无舟子之船,无法到彼岸。圆满断证功德亦复如是,若无上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1475607.html
  • 大乘大义章(问念佛三昧并答)

    ,如人对见镜像。  又一凡夫,无始以来曾见,皆应离欲得天眼、天耳,还复轮转。而般舟三昧,无始生死以来,二乘之人尚不能得,况于凡夫?是故不应以此三昧所见,谓为虚妄。  又诸菩萨得此三昧,见佛则问,...

    慧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10283763.html
  • 诸家大手印比较(十一)

      诸家大手印比较(十一)   第十八章 大手印之道地   道谓,地为十地。专一瑜伽上中下三品,属资粮加行二;离戏瑜伽上中下三品,配见道之初地至七地;一味瑜伽上中下三品,配修道八地至九地;无修瑜伽上中下三品,属十地至十三地;此后方至究竟之最上无修瑜伽,即四身佛之圆满果位也。[1]   四瑜伽各三品共十二品,若与配合,则下品专一为资粮道。中品专一,觉受似若明空,若以念持,则川流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1085447.html
  • 问念佛三昧并答慧远法师问鸠摩罗什答

    天耳。还复轮转。而般舟三昧。无始生死以来。二乘之人。尚不能得。况于凡夫。是故不应以此三昧所见。谓为虚妄。又诸菩萨得此三昧见佛。则问解释疑网。从三昧起。住粗心中。深乐斯定。生贪著意。是故佛教行者。应...

    不详

    |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686341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《现观略义》讲记 第一课

    是道般若。   道般若:能够抵达现证一切万法离戏智慧的无住涅槃之法,即为道般若的法相;以见道、修道及无学为主的,即为道般若的事相。其界限,从真实的角度而言,是从大乘圣道开始;从假立的角度...就是道智的法相。可分为三种。其界限,为大乘。   道智就是菩萨的智慧。菩萨智慧能了知三圣道——见道、修道、无学无有自性,而且能依靠圆满、成熟、修炼的方式现证空性。道智可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现观庄严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561793408.html
  • 四部宗义要略(一)

    行相”,即由修止观而令心识清净,如不执著「常”、知“苦”等。  以此串习力,二障于修习之究竟金刚喻定(vajropamasamadhi)中摧灭。此二障即贪嗔痴三毒及其种子,与烦恼以外之无明。  盖...如执著于外道义理等。  为修道的五个阶段,即资粮道、加行道、见道、修道、无学。金刚喻定为小乘声闻或大乘菩萨于修行接近圆满时所起之定,断除最后烦恼习气。  无余依阿罗汉于证果时已不依身识,有余依则...

    敦珠法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0862108.html
  • 旧译宁玛派九乘概要

    行持六度。果位:暂时获得十地,究竟获得第十一普光地。由于此三乘能集聚于佛刹,并且是招引所化众生趋入解脱之,故称为集聚招引乘。   外三续中第一事续,入门:依靠宝瓶水及佛冠灌顶来成熟。见解:...母续修明点圆满次第;无二续修胜义光明圆满次第。行为:行持有戏、无戏与极无戏三种行为。果位:究竟四持明所摄的而获得双运金刚持果位。   第二随类瑜伽,入门:以外十续灌顶、内十一大灌顶、十三修行灌顶...

    云丹嘉措

    |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74894904.html